同事认为写需求规约不如画界面直接

zyling 2019-11-29 14:52

潘老师,有产品经理同事坚持认为写需求规约不如画界面,觉得画界面最直接,怎么和他把道理讲清楚?

UMLChina潘加宇

之前有帖子解答过类似问题,[答疑]需求规约要不要提醒程序员界面设计的注意事项

以下是进一步陈述:

(1)需求、交互设计也需要技能

如果认为“这样更省事”,于是往前迈了一步,那么该同事干嘛不再多迈一步,直接编码就可以了呀!

噢,对了,可能是觉得自己的编码技能没有掌握好。那难道设计界⾯不需要技能吗(所需要的技能见上面链接),怎么就确信自己掌握好了这个技能了呢?

无非是,从直觉上,似乎随便画个界面“容易”,编码相对“更难”。

每年高考,铺天盖地讨论作文,少有人讨论数学大题,原因不也是讨论作文看起来“容易”吗?其实高考作文拿高分并不比数学大题拿高分容易。

(2)不同的事情应该分开考虑

以下文字摘自《软件方法》第8章:

***********

如图8-10所示,假设三个域要考虑的因素分别是a、b、c个,如果分开考虑,找到域和域之间映射的规律,负担最小可以变成a+b+c;如果混在一起考虑,大脑的负担最大会达到a×b×c。

a×b×c>a+b+c,a、b、c都大于根号3时肯定成立。

图8-10 大脑负担的复杂度

***********

这段文字同样适用于需求和界面。

假设某个用例规约有这么一个步骤:

1 会员提交个人信息

绑定补充约束:

1 个人信息包括:姓名、单位、电子邮箱(可能多个)、手机(可能多个)、微信(可能多个)

产品经理考虑目标平台(例如Android手机),画了一个界面。

假设另一个用例规约有这么一个步骤:

1 助理提交讲座信息

绑定补充约束:

1 讲座信息包括:主题、主讲人(可能多个)、开始时间、结束时间、地点

产品经理考虑目标平台(例如Android手机),又画了一个界面。

……

如果还需要考虑多种平台的界面(平板、PC)呢?

如果分开,需求是需求,用领域语言表达。

然后思考并归纳:

输入为A、B、C(可能多个)、D(可能多个),输出为E的情况在手机、平板、PC上最佳的界面套路分别是什么?

输入为A,输出为B、C(可能多个)、D(可能多个)、E的情况在手机、平板、PC上最佳的界面套路分别是什么?

……

至于ABCDE是什么领域的什么概念,不影响实现套路。

这样,思考工作量就下降了。

如果设计人员不乐意去归纳这些套路,张着嘴在那里等着喂食,那产品经理只好受累了,而且由于相关知识的缺失,得到的所谓“界面”并不能获得设计人员的认可。

不同的知识直接混杂在一起,除了增加思考的工作量之外,还增加了应变的难度。哪些内容是来自涉众—“不这样不行”?哪些内容来自设计人员—“这样也行”?

(3)需求不仅仅是输入输出。

如果不把产品经理画的“界面”当成界面,而是把它看作需求的一种表达方式,也就是说“界面”上关于输入输出的内容需要认真对待,界面样式可不必理睬。这样也不是不可以,不过,需求不仅仅是输入输出。

只要满足“系统不做到这一点就会损害涉众应有的利益”,都是需求,不管是不是看得见摸得着。系统的复杂之处却往往藏在那些外面看不见的步骤中。

例如,在12306退火车票,输入是乘客指定一张票,请求退票,输出是系统反馈退票成功以及扣了多少手续费。只写输入输出是不够的,还需要类似下面的步骤:

系统计算应退款金额(这一步需要添加计算应退款金额的业务规则)

系统请求原支付渠道系统退回金额

系统记录退款信息(这一步需要添加车票和座位如何互相影响的业务规则)

1 助理提交讲座信息

(4)界面原型和界面有区别

界面原型属于需求工作流的可选产物,是需求的一种视图(也就是说还有很多可选的需求视图)。

需求视图用于和涉众交流其涉众利益。需求人员(产品经理)可以画界面原型,但界面原型这种需求视图针对的涉众往往是排位比较低的。拿界面原型和公司的底层员工交流他岗位上的那点工作还可以,拿着几十个界面原型去和老总交流?,老总不关心某个界面,只关注愿景。

最终的界面属于设计工作流的产物,是通过分析,得到边界类的责任,再结合目标平台的特点而得到的。同样,需要归纳套路以减少思考工作量。

另外,界面未必是图形界面,也可以是语音、命令行、远程调用等等,只要能作为输入输出的通道就可以。

(5)没有质量诉求,这些道理没有用场。

如果有质量的诉求,能够以“是否对好卖有帮助”来衡量自己的需求工作,上面提到的知识才有可能派上用场。不过,人是自私的,我管我爽就行,哪管洪水滔天,随便交个东西出来了事,把麻烦留给别人。

有时候,草草交差了事的做法还能蒙蔽一些糊涂的领导。

就像考试一样。简单的头几道题,扫一眼能搞定的就直接搞定了。后面的题目越来越难,扫一眼是搞不定的。学霸会在草纸上用各种分析方法理清思路,然后再答。学渣没有掌握分析方法,干脆随便写个答案,早早交卷。老师一看,哇塞,这位同学太敏捷了,表扬,升职,发奖金!结果批改下来,0分,没关系啊,我再改改再交卷,批改1分,没关系,再改改再交卷……

如果现在的工作允许你胡乱爽一把,哪管洪水滔天,那怎么做都可以。不过,如果理解了上面我所说的,实在不好糊弄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的时候,你也要知道该怎么做。

weixinpanjiayu2